黄晓娟在《我的阿勒泰》里演了个痴呆奶奶,迷迷糊糊的样子让人又好笑又心酸,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。她那双眼睛,像是藏了无数故事,时而清澈,时而迷茫,演技炸裂,难怪网友直呼“春晚小品一姐”宝刀未老。这部剧刚在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大放异彩,拿下最佳中国电视剧、最佳摄影和国际传播三大奖,成了今年最亮眼的剧。
黄晓娟演的这个奶奶,生活气息满满,像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老人。她在剧里时而犯糊涂,时而说出让人愣住的大实话,句句戳心。剧里的草原风光,马儿奔跑的画面,配上她那股子自然流露的演技,愣是把人带进了故事里。据说,这部剧没有流量明星,也没花里胡哨的滤镜,但就是靠真实和质朴,圈粉无数。
她今年已经60多岁了,可演起戏来一点不含糊。从春晚小品到电视剧,她总能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。早年她跟赵本山、潘长江搭档,演的小品《相亲》火遍全国,那句“马丫”喊得人心里痒痒的。27岁演老太太,愣是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。她还演过《我想有个家》《桥》,每部小品都让人笑完又有点想掉泪。
黄晓娟的起点其实不高。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,家里姐妹多,她排行老二。小时候父母忙着挣钱养家,她和姐妹被送到姥姥家寄养。姥姥偏心姐姐,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,但也没多抱怨。后来姥爷去世,她自己跑去办了转学手续,回到父母身边。那会儿她才十几岁,已经学会了自己拿主意。
14岁那年,阜新市文工团招生,她从小爱唱爱跳,决定去试试。没想到真考上了!她没急着跟家里说,自己悄悄收拾好行李,直到报到前一天才告诉妈妈。妈妈一看闺女这么有出息,特别支持。她在文工团学了表演,后来还调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,演了《回杯记》《刘云打母》等戏,慢慢崭露头角。
1983年,她演的《画中人》拿了演出奖,算是正式入了行。那次表演让赵本山注意到了她,后来找到她一起上春晚。她27岁就演了个老太太,角色反差大,但她演得太自然,观众一下就记住了她。从那以后,她成了春晚常客,跟赵本山、潘长江搭档,带来了不少经典小品。网友说,她是“春晚小品一姐”,这称号一点不夸张。
她在影视剧里也很有成绩。2011年,她凭《女人当官》拿了飞天奖三等奖。后来还演了《我向星星许个愿》《都市守望者》等剧。她没把自己局限在小品里,还被特招入伍,演了很多军事题材的戏。2014年,她当上了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,事业上顺风顺水,像开挂了一样。
可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。黄晓娟事业上风光,私下里却经历了让人心疼的事。有一年,她正在工作,突然接到家里电话,说弟弟得了肝癌晚期,才40岁不到。她整个人懵了,弟弟平时身体好好的,怎么会这样?她四处找医生,想尽办法救弟弟,可病魔太无情,44天后,弟弟还是走了。
弟弟的离开让她和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。她说,那天她和姐姐抱在一起哭,感觉天都塌了。更糟的是,父亲接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。弟弟去世后一年,父亲也走了。接连失去两个亲人,黄晓娟差点没撑住。
她强打精神,告诉自己得往前看。她开始更珍惜家人,抽空陪陪母亲,帮弟媳带带侄子。可命运又给了她一击。2019年,母亲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去世。短短几年,三个至亲接连离开,换谁都得被压垮。可黄晓娟挺了过来,她说,活着的人得好好活下去。
她还有丈夫和儿子陪着。儿子小时候,她忙工作,经常不在家,陪伴他的多是丈夫。好在儿子懂事,从没怪过她。现在儿子长大了,考上军校,成了保家卫国的军人。她看着儿子,心里既骄傲又愧疚,觉得自己亏欠他太多。她在节目里说过:“挺对不起我儿子,但他从来没埋怨我。”
这些年,黄晓娟没停下工作。她在《我的阿勒泰》里演的痴呆奶奶,演技让人服气。她还演了《绿水青山好日子》里的李秀英,最近还参演了电影《荣耀》和话剧《兵心》。尤其《兵心》里,她的眼神戏让人看了心里五味杂陈,像是把生活里的酸甜苦辣都演了出来。
黄晓娟的故事让人感慨。事业上,她从普通女孩走到“春晚小品一姐”,再到拿奖无数的演员,靠的是努力和实力。生活里,她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,却依然选择坚强面对。她用演技告诉大家,生活再难,也得咬牙往前走。
她的经历也让人忍不住想,人生无常,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。她在《兵心》里演的角色,眼神里全是故事,像是提醒大家:珍惜眼前人,别等失去了才后悔。她没说教,但她的戏、她的人生,却让人忍不住去想,生活里哪些人才是最重要的。
配资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